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四十八章 托孤(终)(2 / 4)

esp;此事在王生安排的隐秘院落中,大内官听到这雒阳鸣钟的声音,眼中全是泪水,他朝着皇宫的方向三叩五拜,之后将眼泪擦干,此刻他脸上剩下的,便全是仇恨了。

&esp;&esp;该死的东海王,该死的谢太后,居然真的敢害陛下的性命!

&esp;&esp;我大内官与你们势不两立!

&esp;&esp;皇帝在他离开之前,虽然病重,但病情已经是被稳住了,短时间内是没有生命危险的。

&esp;&esp;结果他离开才几日,陛下便驾崩了。

&esp;&esp;肯定是东海王与谢太后把陛下害了。

&esp;&esp;可惜我现在孤身一人,只能依靠广元侯了。

&esp;&esp;说到广元侯,前两日广元侯府方向升起浓烟,希望广元侯他性命无忧罢,若是广元侯都有了三长两短了,这大晋的天下,恐怕便要彻底的乱起来了。

&esp;&esp;而陛下的仇,他这个宦官也没有能力去报了。

&esp;&esp;此时在城西的院落中,王生听着这钟鸣之声,心中还是叹了一口气。

&esp;&esp;皇帝司马遹待他是不薄的。

&esp;&esp;虽然防备之意从来都没有消散。

&esp;&esp;有几次皇帝怀疑到他的身上,王生也差点丢了性命。

&esp;&esp;所谓之伴君如伴虎,说的就是这个。

&esp;&esp;然而

&esp;&esp;不管怎么说,王生有现在的地位权势,也都是皇帝司马遹赐予的。

&esp;&esp;对于皇帝,王生自然是有知遇之恩的了。

&esp;&esp;换做老派人士,大概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

&esp;&esp;但王生是后世来的人,没有那些古板的仁义。

&esp;&esp;王生的仁义是极为灵活的。

&esp;&esp;你帮过我,我自然就要报答你了,但如果你想要我的性命,想要我全家的性命,那不管你帮了我多少,我都是要奋起反击的。

&esp;&esp;“陛下驾崩,恐怕皇宫那边要热闹起来了。”

&esp;&esp;皇帝驾崩就像是一个导火索,会将局势彻底引爆。

&esp;&esp;东海王手中拿着的所谓遗诏,肯定是无法说服王衍的。

&esp;&esp;不过

&esp;&esp;无法说服王衍,说不定可以说服其他人。

&esp;&esp;东海王手中起码有遗诏,先不说这遗诏是真是假,东海王司马越的大义,现在已经是不虚王衍的了。

&esp;&esp;当然

&esp;&esp;到了现在,大义虽然重要,但都起了刀兵了,肯定是要先分出胜负的了。

&esp;&esp;举王生的情报得知,东海王是向天下的诸王求救了。

&esp;&esp;而王衍则是向南营北营求助。

&esp;&esp;从时间来看,南营北营的士卒肯定是先到的。

&esp;&esp;然而

&esp;&esp;南营北营中诸王的势力也不容小觑,此时在宫中的茂王司马雅,之前便是一直掌控北营的,琅琊王氏毕竟是在朝堂中威望高,也就是在文官中威望高,在军中,琅琊王氏的威望不说不如王生,恐怕是连茂王司马雅都不如。

&esp;&esp;双方调集的人马,说不定是势均力敌的。

&esp;&esp;当然

&esp;&esp;他们的势均力敌,都是没有王生的基础上的。

&esp;&esp;“既然陛下已经驾崩了,他们两人肯定会水火不容,先将死士聚集在南城附近,我要去南营北营调兵了。”

&esp;&esp;王生有虎符,又有皇帝的调兵诏书,现在去调兵,比王衍以及东海王来说,要容易太多了。

&esp;&esp;加上王生本身在南营北营的威望就高,此番去调集人马,可以说是轻而易举。

&esp;&esp;皇帝既然死了,那么这场宫廷政变,宫廷闹剧也该止息了。

&esp;&esp;“赵猛,林朝,我们先去北营,再去南营。”

&esp;&esp;据王生得到的消息,裴頠在南营的事情还没有搞定,北营就更没有去了。

&esp;&esp;至于北营为什么没有被东海王调动起来,原因自然是在茂王司马雅身上了。

&esp;&esp;司马雅掌管北营,他忠诚的对象是皇帝而不是他东海王,是故在皇帝驾崩之前,茂王司马雅都不会调动北营的士卒。

&esp;&esp;这也是为何东海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